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
产品分为化纤成套设备
印染后整理设备

0739-5502258

首页新闻资讯 改革发展 | 邵阳纺机“三大法宝”齐上阵 打好降本增效“组合拳”

改革发展 | 邵阳纺机“三大法宝”齐上阵 打好降本增效“组合拳”

发布时间:23-09-08

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(简称“邵阳纺机”)紧紧围绕中心工作,结合企业本身实际,聚焦“难点”“痛点”“堵点”问题,以超常规的举措攻坚克难,把心思用在降本上,把劲头放在增效上,用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成果践行使命担当。

    近日,为加强内部管理,深化管理提质增效,邵阳纺机组织开展了以“开源节流、降本增效”为主题的管理提升活动。活动将“降本增效”工作与公司总体经营发展工作相结合,进一步破解降本增效密码,解决提质增效进程中的痛点、难点、堵点问题。一场“开源节流、降本增效治理攻坚战”在公司全面打响……

      一、破旧立新,转变观念攻“难点”。

 

 

<sectio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outline: 0px; text-align: justify; color: rgba(0, 0, 0, 0.9); text-transform: none; text-indent: 0px; letter-spacing: 0.54px; font-family: system-ui, -apple-system, BlinkMacSystemFont, " helvetica="" neue",="" "pingfang="" sc",="" "hiragino="" sans="" gb",="" "microsoft="" yahei="" ui",="" yahei",="" arial,="" sans-serif;="" font-size:="" 17px;="" font-style:="" normal;="" font-weight:="" 400;="" word-spacing:="" 0px;="" white-space:="" visibility:="" visible;="" max-width:="" 100%;="" box-sizing:="" border-box="" !important;="" orphans:="" 2;="" widows:="" background-color:="" rgb(255,="" 255,="" 255)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;="" font-variant-ligatures:="" font-variant-caps:="" -webkit-text-stroke-width:="" text-decoration-thickness:="" initial;="" text-decoration-style:="" text-decoration-color:="" initial;"="">

 

 

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,邵阳纺机领导将降本增效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。公司上下加强观念,夯实全员责任,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在生产过程中,要进一步挖潜革新、降低成本;要减少消耗,杜绝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;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;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。在经营环节,要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,创新工作方法;要拓展营销渠道,提高合同质量;要严格考核收款责任,避免坏账损失;要节约经营费用,控制售后服务成本。在行政管理过程中,要进一步优化流程,提高效率精细化管理和降低管理费用,提高服务质量。在安全控制过程中,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,消除各种安全隐患,避免安全事故发生。在产品设计与开发环节,要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质量,推广“QC”小组成果,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,降低产品质量损失。在项目管理过程中,要进一步加强项目质量、进度和成本控制,提高经济效益。通过破旧立新,全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有了新解放,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有了新转变,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得到新提高,切实发挥公司“一盘棋”思想的重要作用。

二、实抓实干,深入一线破“痛点”。

在邵阳纺机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,公司制定下发了活动方案,成立开源节流、降本增效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,两个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。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强化“一切费用皆可降”的意识,在思想上高度重视,克服“降成本老生常谈,没有新鲜感”的思想意识;在行动上积极主动,消除“无本可降”的畏难情绪,公司上下掀起勇挑重担、奋勇争先的热潮,形成“人人关心成本、人人控制成本、人人受益于成本”的良好氛围。

三、常抓不懈,全员意识通“堵点”。
降本增效的关键是找出真问题,焦点是提出新目标,重点是采取新措施。邵阳纺机将持续推进机构改革、技术提升、工艺优化,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、提升产品质量,切实把生产成本中的物料消耗、能源、制造费用等可控部分费用分解到班组并落实到每名员工,将降成本的贡献与考核分配挂钩联动,激励员工立足岗位、主动作为,全面堵塞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,打赢降成本攻坚战。